CODE 筆記法: 有效筆記的 4 個步驟
CODE 筆記法是在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裡面提出來的,會開始讀這本書是因為作者 Tiago Forte 也是給聰明人的簡單行銷這本書的共同作者,所以就尋線找來看。
透過這本書能夠學會如何做筆記、儲存對未來有用的資訊,如何長期記憶,如何輔助日常工作,並且讓寫作表達更加的出色。
筆記這個主題會讓我想到另外兩本相近的書籍,子彈思考整理術跟卡片盒筆記,對我來說,子彈思考整理術比較著重在日常的目標,定期的反思,人生的意義。卡片盒筆記就跟這本書比較像,不過比較著重在寫作、內容庫、學習,提升自己。
而這本就比較貼近日常工作會用上的方向,來收集、紀錄資訊,並且更進一步的提出了像是 CODE、PARA 這樣的框架來讓你運用在工作上。
不過有個跟卡片盒筆記一樣共同的重點就是,需要持續的輸入、閱讀,然後持續的蒐集筆記,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重寫筆記或者是延伸這份筆記,最後進行分享,這樣你才能夠真正學到東西。
什麼是 CODE 方法
Capture 獲取
把引發共鳴的資訊儲存下來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把看到並且引發共鳴的重點給記下來,除了書中有引發我思考的東西之外,再來就是不知道的事、認同的事,總結了一下的確都是有引發共鳴的資訊,除此之外,我會特別收集下面這幾個資訊:
- 故事
- 金句
- 名言
過去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常看到許多作者都會在每個章節開頭附上一句名言,覺得他們腦袋怎麼會記得那麼多事情,後來學了卡片盒筆記跟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平常就需要有蒐集這些資訊的習慣。然後還得整理,並且時常複習。
再來,故事也是人們最喜歡的內容,所以我也開始蒐集故事以便未來能夠用上。
Organize 組織
作者提出了一個叫做 PARA 的筆記收納方法
- Project專案: 職涯或人生中正努力進行的短期任務。
- Area 領域: 想要逐步掌理的長期責任範圍。
- Resource 資源: 未來可能用得到的題材。
- Archive 檔案庫: 來自其他三大類以外的備而不用事項。
筆記應該會隨著人生或者是工作的開展,在這幾個資料夾裡面移動。例如近期的工作可能正在研究 AI,那 AI 相關的資訊就應該放在 Project,而長期個人發展的目標如果是管理,那麼就把管理放到 Area 去,隨著時間推移,AI 可能就會放到資源或是檔案庫去了,那天可能會再用到。
這邊有一個核心的觀念是,資料應該是依照他的最終使用的目的跟方向來整理,而不是依照他的來源做歸納。
不過我現在只用標籤來進行分類而已 :p
Distill 萃取
累進式摘要法,在筆記從萃取出更多的重點。
在筆記中加上粗體標示出重點,也可以在上面用螢光筆畫線,更進一步把這些重點整理出摘要,就跟下圖看到的一樣。
Express 表達
這本書跟卡片盒筆記強調的方向一樣,透過過去收藏筆記萃取出來的內容,透過這些內容之間的連結並重新排列組合,其實很快的就可以產出新的內容。
就像是在研究了一輪 AI 的主題之後,要在公司內部進行報告,這時候只要從過去蒐集的資訊整理出來,很快就能夠生出一份簡報了。
透過自己的方式輸出,才能夠真的學到更多的東西。
所以我現在都逼迫自己閱讀完書籍之後要寫閱讀心得,因為這樣才能夠真的學到更多。
總結
過去我一直在書上劃重點,想著有天重新看這本書就能夠快速抓到重點,重新獲取知識,但卻從來沒有回過頭去重新打開書本。新的書總是太多,總想著看新的東西,不想回頭看已經看過的內容。
後來開始用 Readwise,透過他自動儲存我所畫下重點,並每天寄送 Email 提示我複習,我原本以為這樣就已經足夠了,直到我讀了卡片盒筆記跟打造第二大腦,我才知道我浪費了多少時間。
光是畫重點根本就沒有用
一直到我開始把儲存下來重點重新用自己的文字闡述一遍,寫下更多的心得,把各個重點筆記之間做連結,我才真的體會到了生成效應跟群聚效應有多麼厲害。
才發現只要有夠多的筆記、心得,我看到的風景會完全不一樣,我開始發現連結夠多的筆記之後,看到了我強迫自己輸出的文字已經可以串聯成好幾個主題的文章了。
到了這裏我才真的意識到我過去浪費了多少時間。
所以我現在每天都規劃一段時間整理、瀏覽過去劃下的重點,用我的文字重寫一遍,或是補上我的想法。持續做了一陣子之後,我感受到記下來筆記正在發揮作用,我對於這些事情的理解更清楚了,甚至多個筆記串連了在一起,發揮了我沒想過的作用。
延伸閱讀: